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“非遗文化进课堂”劳动教育实践教学活动

发布者:庾添发布时间:2024-03-15浏览次数:10

为了推进优质劳动教育,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,314日,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著名泥塑艺术家赵建高走进课堂,开展“非遗传承,泥塑手作”为主题的劳动教育创意手工课。

赵建高是国家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、无锡市惠山泥人研究所所长、无锡市惠山泥人代表性非遗传承人、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,作品多次获得全国、省、市金银铜奖,每年参加非遗展演、文化交流、教学等活动,致力于文化传播、传承工作。

课堂上赵建高向同学们介绍了无锡泥人的历史由来、传承与发展、无锡大阿福的诞生等精彩知识,填补了同学们的知识空白。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体验泥塑的细腻触感和美感,老师把珍藏的原矿泥——惠山黑泥分发给同学们,手把手教授同学们如何制作大阿福,亲身示范搓、揉、挑、捏、印等简单的手捏泥人制作方法,还展示了制作猫、狗、鼠等小动物具体创作中的技巧。同学们兴致勃勃,拿起手中的黑泥进行创作:憨态可掬的大阿福、生动活泼的猫捉老鼠、秀气的花朵、相亲相爱的小猪一家、骑牛的牧童等,无不展示了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。

课程结束,同学们意犹未尽,市场营销23401班的高思璇说:“今天这节劳动教育课,我们了解了惠山泥人的历史,以及它所传承的文化,还学习了大阿福这个泥人的捏作方法,进行了自由创作,这是一节成功有趣的劳动教育课”。物联网23401班的刘翔说:“这堂课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和价值。制作泥人的过程虽然需要耐心和细致,但却充满了乐趣和成就感。通过亲手捏制泥人,我体会到了艺术创作的快乐,体会道泥人的制作需要的不仅仅是耐心、手法等技术,还离不开制作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”。

中共中央、国务院《极速体育直播,极速体育app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》 要求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,因地制宜,结合地域特色,充分挖掘可利用资源,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劳动教育。马克思主义学院将非遗技艺引进课堂,让学生在体验传统泥塑技艺的同时,传承非遗文化、突出创造性劳动、提升劳动素养,是对中央政策的落地、落实,是劳动教育课程创新的一次有益尝试。

(马克思主义学院  撰稿:阎秀芝;摄影/审核:赵后起)